Category: Uncategorized

2020下半年获奖演出回顾

五月9日两位学生Kayla跟Claire的演出视频,被邀请在美国华语电视台《全球古典音乐谈》播出。 六月27日,郭艺丹老师担任评委,图片为线上评委打分。 八月6日,为了鼓励学生们疫情期间认真练琴,郭艺丹老师举办了云端音乐会。 十月26日,Yidan Piano Studio万圣节音乐会线上举行。 十二月11日,学琴一年半的Claire Huang,举办个人首场音乐会。 十二月16日,学生Claire在Bellagrande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7-9岁组第二名,她在参赛时候,其实才只有6岁半。组委会破例让她参赛。 十二月30日,学生Clara Chen举办云端钢琴音乐会。 Read more →

Yidan鋼琴工作室再獲佳績

11月18日,Yidan Piano Studio共12名學生參加Elite Music Commetition 鋼琴比賽。獲得不同年齡組別5個第一名,3個第二名,4個第三名。賽事負責人告訴郭藝丹老師,她的學生無論從音樂方面,技巧方面,都是outstanding,非常難得!可喜可獲,恭喜獲獎學生。   第一名獲獎者: Kayla Fang, Brianna Xin, Lindsay Miao, Alan Tezel, Sarah Xu 第二名獲獎者:AJ Sun, Audrey Shi, , Lucy Yin 第三名獲獎者:Angela Dai, Connor Xu, Barry Zhong, Arianna Zheng Read more →

那些在学琴中成长的故事 by Kayla妈妈

10月,Kayla获得American Protégé International Music Talent Competition 第二名。Kayla 四岁开始学琴,一年多的学琴经历,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不过细想来,这一年多Kayla 成长的印记都和学琴息息相关。在此撷取一些片断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记得多年前跟一个俄罗斯的钢琴老师聊过天。她说美国老师和俄罗斯老师的差别,前者重视兴趣的培养,后者专注于基本功的扎实。“我小的时候学琴,老师手里拿着戒尺,一个音弹得不好就照着手指打下去”,她笑着说,“你们中国的老师也差不多的”。 因为这句话,当Kayla四岁,我想着为她找个钢琴老师的时候,看着她站在钢琴边小小的个头,内心还是犹豫了一番。照着她平常在家里,大人有时候说话大声点就要哭鼻子的性子,碰到严格一些的老师,恐怕不需要动用小戒尺也坚持不了多久吧。于是心想,这么小的孩子,能找到让她开心学琴的老师就可以了,太严格的老师还是不适合的吧。初夏的傍晚,一个偶然的机缘,来到艺丹工作室旁听郭老师上课。听的是小Scarlett上课。只是六岁的小姑娘,学了两个多月的琴,竟已经有模有样的弹着完整的曲子。再看看郭老师,年轻秀气的,语气温和坚定,一节课里都低声细语,连音量都没有提高过。而Kayla一个小时下来都饶有兴致的伸长着脖子听着,也没有觉得无聊。旁听完出来,我问Kayla,如果老师愿意让你来上课,你想来吗?她竟欣喜的点了点头。 开始上课了,小戒尺自然没有出现。老师对小小孩的耐心却是堪称一绝。先不说弹琴,一到琴凳上,小娃坐的随性,背是耷的,腿刚能踩到踏板延长器,因为不自在,不停的来回移动,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你喜欢公主吗?”老师一上来就问,“弹琴的时候就应该有公主一样的优雅。”公主自然是喜欢的,立刻调整了姿势,像样多了。只是好景不长,没两分钟身子又慢慢耷拉下去,脚又不由自主的挪动起来,一节课下来不停的提醒,不停的调整姿势。连我都看得累。老师却一直温和的纠正。此时回想起一年多前初上琴凳的情形,到如今Kayla一坐到琴凳上自然而然的把背挺直。竟是一大意外收获。 手到了琴上自然更是花样百出,手掌是塌的,手指是趴的,一个手指弹下去,其他手指都翘起来。每次老师都耐心的用手把一个个小指头捡回琴键。可是没过几个音。又都在空中飞舞了。往往我这外行看得直冒冷汗,尤其是当我发现,Kayla应接不暇时,连一些简单直接的指令也不能做了。我坐在一旁已经头皮开始慢慢发麻。但是郭老师仍然和颜悦色。最重的也不过于“再错的话老师真的要生气了哦”。但是始终是没有生气的,却也没有放弃纠正。不由得暗暗佩服老师对孩子的信心和耐心,比我这亲妈唯有过之。 奇迹般的,每次上课的一个小时,Kayla 都能从头做到尾没有丝毫不适,每个周末还很向往钢琴课。让我不由得叹服老师的独特魅力。而这关于培养兴趣还是严格要求的纠结,也我的心里迎刃而解。 老师能让Kayla在教室里坐上一个小时乖乖听课弹琴,并不意味着她在家里能够安稳的坐上哪怕半个小时,一开始甚至连5分钟都成困难。每到练琴时间就状况不断,总能找到一个理由从琴凳上溜下来:吃东西,喝水,犯困,搞怪,再加上两岁的弟弟Andrew每每在旁边以各种游戏相诱。能专注在琴键上的时间少而又少,往往大吼也无济于事。万不得已时只能使出杀手锏,拿出手机告诉她,老师想要看看你怎么在家弹琴的,咱们录下来给老师看。总算能坐上几分钟。 狐假虎威了一段日子,开始慢慢尝试延长练琴时间。想起郭老师有一个小礼品窗。每次下课的时候,老师会给一个小贴纸,弹过一个曲子也是如此。集满若干贴纸,就可以和老师交换小礼物。郭老师细心,挑选到的礼物总是最对Kayla的胃口。所以对于Kayla, 这些小贴纸就是她的宝贝。每次看到礼物窗又有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出现,就要默数自己的贴纸数量。记得有一次她看中了一个带着皇冠的小发箍,但是贴纸数量不够,悻悻回家。下一周一到教室就冲去看礼品窗,激动地说,发箍还在!终于上完课拿了贴纸换了发箍回家,如获至宝。 可是坐稳了以后还是需要面对练琴时枯燥和反复。尤其是每次新弹一个曲子的时候,往往要犯上十几遍的错误才能弹对一个小节,正是考验耐力的时候。我开始和Kayla玩游戏。Kayla最喜欢的是Magformers的彩虹小磁砖游戏。Magformers各种形状的小磁块色彩瑰丽而且每个颜色有几个色阶,凭着磁性可以随意粘在一起,原本是用来做结构搭建的玩具。练新的曲目时,一小节一小节的练习,每弹对一次我就递过一块彩虹块, 放在乐谱边上。下一次,Kayla会挑选和上一块最接近的颜色,慢慢的让它们粘成一个彩虹条。赤橙黄绿青蓝紫,差不多一个彩虹的颜色全了的时候,一个小节也就弹得比较熟练了。 – 关于纠错和疑难 然而练琴时,时常是老的问题还没走,新的问题又来了。老师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往往在我这个外行有点感觉哪里有点不太对劲的时候,老师就已经发现问题并给出原因了。 在家陪练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我也记录下来,等着课上问老师。老师总是很快就能给出解决问题的好点子。后来了解到,郭老师从四岁学琴,一路在音乐学府受到专业训练,十几岁上高中时起就已经开始帮助老师带学生。这么多年教孩子的经验,让她已经可以娴熟地应付各种孩子学琴的问题,因而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不急不躁。     怪兽还是精灵– 关于情感的表达 开始学琴时,每次上课时回弹练习曲,总是磕磕碰碰居多。直到有一天Kayla弹的曲子比较顺畅的时候,郭老师开始让她尝试弹琴时加入起手的动作。记得那天老师手把手练了很多遍,Kayla 还是没有办法练出一个起手姿势。后来老师用慢动作分解的方法,示范手指的每个关节如何运动,Kayla 才慢慢地作出一个略显僵硬的动作,让手指头落键后又慢慢起来。此后老师又要求加入肢体的动作。Kayla虽然内心感情丰富,敏感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何在弹琴时用肢体配合把感觉表现出来,似乎是她无从领悟的东西。好在老师总能耐心地引导,用Kayla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传递给她。 记得Kayla 刚刚学会Little Fairy Waltz的曲子,弹给郭老师听。整个曲子没有轻重缓急,节奏沉闷,铿锵有力。一曲弹罢,老师笑着说:“这是精灵在跳舞吗?我怎么有些觉得像是怪兽跑出来了”? Kayla自己也觉得好笑。老师借用Kayla学芭蕾的经验,告诉她精灵们出来跳舞的时候应该是轻盈灵动的。并且把整个曲子分解开来,和她讨论每个小节的感觉:这里是先出来什么颜色的小精灵,然后出来的精灵什么颜色。不同颜色的精灵他们的个性有何不一样。哪里出来一个笨拙的小熊,哪里大家一起狂欢,哪里又忽然间有一个最小的精灵在自由舞动。讨论完毕,Kayla非常兴奋。似乎看到了一场森林里的嘉年华,色彩斑斓,美妙非凡。再弹的时候虽然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感觉,但是乐曲的画面已经是生动了许多。 用音乐带给别人快乐– 关于分享 Kayla的个性不爱张扬。往往说到要上台表演,身子就自动缩小一圈,嘴里说着不喜欢。记得郭老师对Kayla说的话: Kayla,你上台弹琴不仅仅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和大家分享你的音乐。用音乐带给别人快乐。回想起来,在接触郭老师的一年多里。分享是一个随处可见的话题: –   郭老师乐于分享自己的学琴教琴的经验自不必说,对于学生,郭老师从来都是不吝分享自己的各种资源。例如请著名钢琴家来为学生上大师课,为学生争取和钢琴家一起上台表演的机会… –   家长群里高手云集,有从小学音乐多年的专业人士,有经验丰富的琴童妈妈,大家百忙之中,在群里总是乐于分享关于音乐的资源,关于音乐会的观后感,关于钢琴比赛的信息,关于参加比赛的体会… –   每年的感恩节工作室会组织给老年中心的献爱心演出,为国内来波士顿治疗烧伤的儿童举办的慈善募捐活动… 我很高兴Kayla 在这么小的年龄就可以对于分享有这么好的亲身体验。写到这里,想起感恩节将至。不由地感恩这一年多伴着Kayla成长的的学琴经历,感恩遇见郭老师和郭老师的学琴大家庭。 Kayla刚刚上Kindergarten, 对她而言,人生的学习生涯才刚刚要开始,我庆幸她在这个初始阶段拥有这样一个经历,有好的老师,学伴,好的挫折和成长。也希望她的学琴之路能够不断延伸,音乐能够常伴她左右,不断成为她快乐与力量的源泉。 Read more →

学琴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修行

Ariel 榮獲   Young Artist Piano Competition 第一名 Ariel Wu 6 歲,家住Wellesley,四歲開始跟隨郭藝丹老師學琴。2016年學琴一年榮獲GOCCA傑出華人少年演奏家比賽第二名,2017年三月在Judged Festival比賽中獲得Honorable Mention。四月,在剛剛舉辦完的Young Artist Piano Competition 比賽中榮獲Junior A 組 第一名!     Ariel 媽媽在波士頓是位有名的兒童心理咨詢師,本文她親自講述孩子學琴的初衷,面對學琴過程中的問題,這位善於觀察孩子心理的媽媽,又會告訴我們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現在我們一起來閱讀這位充滿耐心,細心,善於思考與總結的母親感言。  学琴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修行—小女暖暖学琴小记 壹 作为一个6岁琴童的妈妈,回想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陪女儿学琴的经历,不可谓不感慨。朋友经常会咨询我,如何选择钢琴老师,怎么找到郭老师这么好的老师,到底孩子几岁就准备好学琴了。我的第一回答总是,对于年幼儿童的家长,更需要问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是不是有信心做好陪练的工作。“能接受和孩子一起学习五线谱,一点一点坐身边纠错?能不能每天抽时间陪孩子练习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可不可以面对孩子不愿意练习时候的情绪失控和作为家长内心的挫败感和沮丧?”即使是我,身为一位精通儿童心理的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师,在女儿学琴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依然时时面对这些挑战。 貳 女儿Ariel,小名暖暖,从小喜欢音乐,不到两岁就可以把中国好声音当时流行的High歌那段“咿呀”的转音唱得传神。所以我带她一起上Music Together音乐课,希望音乐能够成为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决定学乐器之前,三岁半我带她上了Suzuki School的music prep课程,虽然上课我个人觉得这门课程实际教学上不够生动,但是课上可以接触到几种比较常见的适合小朋友初学的乐器,让小朋友摸和听,我尊重了她自己的意愿选择了钢琴。实际上这也是我咨询了大家之后的第一选择,钢琴是最适合小朋友学习的乐器,对初步学习乐理很有帮助。之后我带女儿去了琴行,让她参与了选择钢琴的过程。可以说,学琴前的每一步,我都是再三确认她自己喜欢的情况下进行的。我还咨询了一位音乐家前辈和几位钢琴老师,大家说四岁是学钢琴最好的年龄。 【 Ariel 與 老師的合影 】 在她四岁以后,我开始在网上阅读一些孩子学习钢琴的文章,也咨询了几位钢琴老师和家里有琴童的朋友。最终决定在她四岁三个月的时候带她去试课。我头先联络的一位年轻的钢琴老师,履历也很漂亮,并且提供免费试课。暖暖去上课的时候,能看出她很紧张,顾左右而言他,让老师手足无措,在琴凳上坐不到十分钟就被老师劝退了,和我说孩子没准备好,注意力不好。就我平时的观察,她的注意力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我又咨询了之前联系的另一位老师,就是她现在的老师郭艺丹老师,郭老师说,来上课我看看吧,可以让她先旁听其他学生的课。于是我没有放弃,带着她去旁听了。她在旁听课一个小时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调皮捣蛋的行为,很认真地坐那里几乎一个小时。课后郭老师让她坐在琴凳上,旁边放了一个毛绒象陪着她,让她试着弹,她立刻很感兴趣地开始弹了。之前我问的家长,都说自家的孩子都是从半个小时的课开始上的,而郭老师说她建议所有的孩子都上完整的一小时课程。因为女儿对老师的配合,我莫名地对郭老师有信心,立刻同意了。 叁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从此,暖暖开始了她小小琴童的生涯。刚开始的几天她很新鲜,很认真,用自家灵活的小手指一个一个琴键敲击着。当这种枯燥的练习变成了每天,当音符开始变多变难,她开始了不可避免的哭闹逃避。每个家长都有这种体会,四五岁的孩子号啕大哭起来,那简直是屋顶都能塌下来。家里大人都是不堪其扰,姥爷一听她哭就血压上升。为了让她不失去兴趣,家里人花样百出,想出各种鼓励机制来陪她弹琴,我也会和她一起学习,她弹一遍,我弹一遍。这样下来,一年到头,除了她发烧生病的日子,没有一天是缺堂练习的。 虽然因为出于小孩天性的各种拖延耍赖,半个小时的练习有时候会延长到一个半小时,我们还是这样磕磕绊绊地坚持下来了。有的时候她真的很让人崩溃,我也会忍不住提高嗓门。每年的秋末冬初,她总会消极怠工。连续几次到了老师家也不上课。第一年recital的两首曲子都是我在家里帮她一小节一小节地学习和练习。没想到recital的时候她竟然弹得很自如,甚至随性加奏一曲。在听众的注目下,暖暖好像找到了学琴的乐趣。她是真的很享受在人前表演的乐趣,用她姥姥的话说:“暖暖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夏天暖暖参加了老师家的夏令营,弹琴热情得到了大爆发,还取得了GOCCA Young Pianist Competition比赛的第二名。                          … Read more →